国内即时性综合门户平台

国内即时性综合门户平台

精选专题 智库报告 峰会活动
/

今日网今日网

  • 首页
  • 快讯
  • 资讯
    • 要闻
    • 焦点
    • 资讯
    • 人物
  • 发现
    • 生活
    • 美妆
    • 运动
    • 艺术
    • 美酒
    • 音乐
    • 旅游
    • 食品
    • 公益
    • 教育
    • 亲子
    • 家居
    • 宠物
    • 娱乐
    • 酒店
    • 体育
    • 汽车
    • 时尚
    • 设计
    • 珠宝
    • 消费
    • 文化
  • 商业
    • 企业
    • 财经
    • 金融
    • 投资
    • 保险
    • 健康
    • 科技
    • 资本
  • 产业
    • 工业
    • 能源
    • 地产
    • 农业
    • 环保
    • 电商
    • 智能
  • 区域
    • 北京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天津
    • 河北
    • 贵州
    • 云南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内蒙古
    • 黑龙江
    • 辽宁
    • 吉林
    • 西藏
企业融资榜 城市创新榜 CVC活跃榜

34家保险资管机构去年净利润超180亿元

责编:陈凯欣

2025-05-17

今日网 阅读: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为止,除了华夏久盈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尚未披露去年年报外,其余34家保险资管机构均已公布2023年度报告。这些机构包括一家养老险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呈现增长态势。 从收入情况来看,这34家保险资管机构在2023年共实现营业收入416.00亿元,相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14%;同时实现净利润183.52亿元,同比增长18%。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权益市场表现良好、新型业务拓展带来的新增长点以及保险行业资金规模扩大等因素。 具体来看,营业收入方面,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67.03亿元位居榜首。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紧随其后,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2.82亿元、42.33亿元和40.45亿元。此外,还有7家机构的营业收入在10亿元至30亿元之间,而其余23家机构的营业收入均不足10亿元。 净利润方面,这34家保险资管机构中有33家实现了盈利,总计实现利润183.68亿元;仅有1家公司出现亏损,亏损额为0.16亿元。其中,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资产等四家机构的净利润均超过10亿元,中国人寿以38.57亿元的净利润位列第一。 从发展趋势来看,有21家保险资管机构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增长,1家公司扭亏为盈,另有1家公司亏损扩大,其余11家公司则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指出,大多数保险资管机构的业绩表现与其股东方保险业务的表现密切相关。 2023年,保险行业的保费收入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同时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也持续增加。受益于资本市场的良好表现,投资收益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保险资管机构整体营收和利润的良好增长。 在政策方面,今年以来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拓宽险资入市空间,并鼓励加强权益投资。4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上调部分偿付能力充足率档位对应的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上限5%。随后,在5月份,该局进一步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范围,优化监管规则,并降低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 随着险资在权益配置方面的空间进一步打开,保险资管机构未来可以从多个方面寻求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市场化激励机制和长期考核机制的建立,提升团队的投资决策理性和利益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以适当提高对单一权益资产的投资比例,特别是针对长期稳定高股息类资产,尽可能满足权益法核算的要求,以减少股价波动对利润表的影响。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袁新良在2025年一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上提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保险资金应强化"四个面向"的资产配置策略:一是关注经济转型中新质态产业的投资机会;二是提升投后管理能力;三是构建多元化的二级市场投资策略;四是持续优化研究、决策和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复杂环境下的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净利 去年 保险 机构
以上内容转载于其它媒体,传播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仅作为学习参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图片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邮件联系,我们会及处理,举报邮箱:Tousu_smget@sina.com

相关推荐

4月份CPI温和上行 服务价格稳步回升
及时准确报告保障投资者权益
险资年内举牌频次攀升至13例 增量政策助力市场活跃度提升
ETF投资策略实用技巧全解析
“五一”档期电影总票房创历史新高
打造消费品牌的“长红”密码:从“首秀”到持续引领消费新潮流
五一档电影票房突破7.2亿元
从首秀到长红:构建消费创新的可持续发展生态体系
企业估值重塑:A股数据资产“入表”提速
46款游戏新动态:IP、多端与3A大作齐亮相
吉林敖东去年营业收入超26亿元
ETF流动性管理策略
券商资管韧性凸显 公募私募双轮驱动助力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
全面推进券商并表管理:深化改革与行业影响

最热文章

  • 1

    2024年一季度末银行业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58.3万亿元

  • 2

    券商股估值修复机会显现

  • 3

    基金布局科技领域,看好未来投资机遇

  • 4

    34家保险资管机构去年净利润超180亿元

  • 5

    天风证券40亿元定增取得重要进展

  • 6

    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提示性公告

  • 7

    中山公用事业集团关于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的通知

  • 8

    "百亿私募持续扩容 量化机构业绩领跑"

  • 9

    顺势而为 创新驱动转型

  • 10

    首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AIC获批筹建

  • 关于我们
  • 广告投放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今日网是行业动态追踪与趋势解析的综合门户网站

本站不提供任何新闻相关内容及服务

渝ICP备2023006940号 公安备案 渝公网安备50010602504947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TouSu_smget@sina.com 投稿:TouGao_smget@sina.com

Copyright © 2014-2025 今日网. All Rights Reserved